考古遗址上的课堂,充满童趣与创意的青铜文化盛宴
6月13日,金沙遗址博物馆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发活动——“我来金沙讲堂课”跨学科主题学习率先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金沙青铜器为载体,以“铜铸金沙·纹华史鉴”为主题,由优秀学科老师带领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和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的同学们,以历史、化学、美术学科的视角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
“历史+化学”跨学科主题课程《铜铸金沙·观人鉴史——历史诠释与化学解析之旅》首先进行现场展示。
课程以策展思路带领同学们探究金沙青铜器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同时从化学视角破译铸造工艺的科学密码,通过展览设计、化学实验分析、文保专家面对面等环节,感受“古蜀金沙人—金沙考古人—文物修复人”代代传承的科学精神与守护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美术课程《古蜀新铸——泥仿铜立人》 ,则深度融合文化、历史、科学、艺术与德育,通过“文物解读+手工仿制+文化展演”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解构“模范”铸造工艺,运用“刻、戳、切、剪、捏棱线”的泥塑技法仿制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像,并将其塑造成“制模、翻范、浇铸、脱范、成型打磨”等不同铸造环节的工匠形象,搭建“古蜀青铜工坊”微缩场景,“再现”青铜器的铸造过程,直观感受传承千年的技艺和模范精神。
12生肖铜首·铜牛首 凤鸟座椅
同时,现场还展示了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的同学们通过“我来金沙讲堂课”前期学习创作设计的一系列作品,不仅有12生肖铜首、青铜立人、青铜鼎等惟妙惟肖的仿青铜作品,还有抱枕、台灯、水杯、手机壳等生活创意设计,以及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青铜元素服装、装饰画和主题定格动画……这场共计146件/套作品打造的青铜艺术展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文化盛宴。
活动最后,同学们穿上自己参与设计的青铜元素服饰,走进遗址发掘现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特别的走秀表演。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模特”们,也吸引了不少正在遗迹馆参观的游客驻足记录,领略古老遗址的新活力、新光彩。
“我来金沙讲堂课”是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品牌教育项目,自2021年启动,开创了国内首个在考古遗址上呈现的教学课堂,每年依托金沙文化资源,尝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融合教学,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