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2019年度工作年报
发布时间:2019-12-25
2019年,我馆在市文广旅局的领导下,充分利用“文旅融合”发展契机,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金熊猫”奖先进集体,圆满完成王岐山、温家宝、万钢、周强、何厚铧、李斌、王刚、陈宗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的任务。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加强博物馆内部管理
(一)抓实党建工作。召开党总支委会10次,党员大会6次,党员领导干部讲授党课4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固定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开展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专项整治和廉政(洁)风险点排查、评估风险等级、优化防控措施等工作。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赌博敛财”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建立问题台账,加强自查自纠。
(三)完善管理决策机制。完成单位内设机构设置、人员定岗定位及职工社保薪级调整、年度职称申报、工会培训等工作。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名。严格贯彻落实“三重一大”等议事决策机制,召开馆务会议21次,专题会议38次,修订并完善合同、资产、公车、会议、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四)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组织消防培训6次,消防实战演练4次,防汛演练1次,防恐处突演练2次。组织各类检查和隐患排查13次。全年未发生盗抢、火灾等安全事故。
(五)规范资产及财务管理。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验收保管制度及资产账簿体系,在局计财处的支持下,积极探索财务核算体系标准化建设,初步实现了网上报销系统的试运行。
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构建“4+1”特色原创展览体系。除常设展览外,我馆现已形成“世界文明”“中国区域文明”“重要考古发现”“重要出土文物”以及“古蜀文化”的“4+1”特色文化临展体系。在维护好基本陈列的同时,举办“玛雅的世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太平有象——明清牙雕艺术展”“发现·中山国”“纸的对话——丹麦@金沙剪纸艺术展”等10个原创性展览。其中“发现·中山国”特展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年度100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二)推动“古蜀文明走出去”。积极参与“人与神的世界——四川古代文明特展”意大利那不勒斯、罗马巡展,“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等10个输出性展览。我馆还首次运用智慧博物馆技术成果,联合三星堆博物馆赴摩洛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金沙文化特展”,首次在非洲展示古蜀文明。联合主办的“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获“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三)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作用。开展金沙文化特色体验活动163场次,金沙文化进校园活动55场次,义务讲解活动4300余场次。建成“金沙文化进校园”馆校共建示范项目——金沙小学迷你博物馆。创编《玛雅的秘密》《拥抱你·大象》《梦回中山国》《小金读成都》《金沙宝藏》亲子读物。志愿者达50名,服务时长超过6260小时。“点亮社区”志愿服务公益项目被评为“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项目”和“成都市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
(四)办好“2019成都金沙太阳节”。本届“太阳节”坚持以弘扬和传播金沙文化为主题,以文物展览、主题灯展、文化演艺为主要内容,期间共接待中外观众50余万人次。
(五)探索“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作为国家文物局指定的七家全国首批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之一,我馆致力于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观众数字化服务等建设,向游客全面提供智慧导览系统APP、AI、票务智能化、免费中英文微信语音导览等“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荣获“2019人民之选——中国博物馆创新锐度TOP10”智慧博物馆践行奖。在国际数据遗产最佳实践案例竞赛中获“技术创新奖”。三维动画《细说青铜立人》在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办的视听文化节上获银奖。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一)藏品预防性保护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完善2976件藏品的纸质基础信息档案,藏品信息数据采集完成率达100%,编制《金沙遗址祭祀区核心保护区保护修缮前期勘察》文本,初步建立起“金沙遗址土遗址保护与监测实验室”。
(二)学术科研不断发展。承担研究课题9项,发表论文17篇。《金沙玉工II——金沙遗址出土玉石琮研究》取得系列成果。编辑出版《金色记忆》《发现·中山国》学术研究图录。创编科普读物《金沙古国》。积极推进国家文物局第三期课题智慧博物馆建设项目。积极申报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文化旅游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项目。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应用考古学中心、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博物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汶川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博物馆开展员工交流学习项目继续推进。
(三)文创产业持续发力。文创产业发展模式从“自主设计开发和生产经营”转变为“构建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文创服务微信公众号、微博,淘宝、京东商城、新华文轩、宽窄巷子特许经销店等线上线下宣传营销平台共同发力。截至11月底,开发新品达876款;销售达12万件,同比增长112%。 “双耳面具杯”获2019年“成都礼物”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奖、2019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精品文创产品设计版权登记超过100件。
四、做好文化宣传推广,传播古蜀金沙文化
全年各级各类媒体报道共计3000余篇。央级媒体报道40篇,外文报道33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均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拍摄并播出总时长达220分钟的6集专题纪录片《金沙迷雾》和2集专题片《金色记忆》。新媒体报道900余篇。官方微信共推送112篇文章,官微文创累计阅读量超过500万。40次上榜全国4A景区微博传播指数周榜TOP10,其中15次位列前3名。配合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组在我馆的2期节目的录制工作。我馆官方微博被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和新浪微博被评为“2019年度文博十大创新力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