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及中国古代早期冶铁与中国古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2-12-17

2012 年 12 月 11 日 下午,参加“四川盆地及中国古代早期冶铁与中国古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一行参观了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馆长朱章义陪同参观。

“四川盆地及中国早期冶铁与中国古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日本爱媛大学东亚古代铁文化研究中心等共同主办的一次国际会议。各国专家前期已开展主题演讲、专题讨论等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据了解,此次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学术参观以及“成都平原冶铁遗址出土标本讨论会”是专家们对本次活动最为期待的部分之一。

专家们在参观过程中散发出浓郁的学术气质,他们在遗迹馆就文物与遗址保护展开了大量讨论。大家普遍认为,金沙遗址保护得力、保存完整、实属不易。在陈列馆,我馆出土的大量铜器吸引了专家们的目光,他们随即展开了关于古蜀铸铜工艺的专业性讨论,如:当时冶铸的温度等。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华道安表示,冶铁技术是在青铜铸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沙铸铜工艺的高度发达与四川盆地后世冶铁技术的兴盛之间有着必然联系,但金沙遗址至今仍未发现青铜的冶铸地,这让人十分期待下一步的考古发掘。

参观结束后,专家们在学术厅举行了“成都平原冶铁遗址出土标本讨论会”。专家们在对标本实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辨别讨论后,会议圆满结束。专家们对主办方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赞叹我馆考古技术人员专业性强、技术过硬,馆内设施服务与国际接轨,是软硬件双优,学术与产业并进的国际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