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鹿苑喜得首只鹿宝宝

发布时间:2013-07-22

2013年7月22日,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安家落户的梅花鹿群迎来了第一只乖巧灵动的小鹿宝宝,标志着金沙鹿苑首个繁殖季的来临。据了解,在7月至9月期间,将共有3只鹿宝宝相继降临。这些可爱而鲜活的新生命将在承载着3000年古蜀文明的土地上,绽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绚丽之花。


作为古蜀文明流传至今最为生动的见证者,目前居住在金沙鹿苑的27只梅花鹿与2只白鹿是在“2013第五届成都金沙太阳节”期间下榻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从2001年考古发现金沙文化至今,金沙遗址已经出土数量庞大的鹿角遗存。数据表明,3000年前的古蜀金沙至少有上千头梅花鹿、水鹿在此繁衍生息。在那个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时代,美丽、驯良的鹿和其他动物生活在这里,与人们和平共处,和谐相依。鹿角的大规模发现,并与金器、玉器、青铜器一道掩埋的痕迹,说明鹿角当时被作为媚神的宝器在庄严神圣的宗教祭祀中使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如今,这批承载着古蜀文化气息,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吉祥之兆的祥瑞之物已经完全适应了金沙遗址博物馆茂林修竹、绿树环绕的古朴原始环境。可爱的梅花鹿悠闲地嚼着青草,时而嬉戏追逐,时而发出轻细而独特的鸣叫,一幅幅和谐的画景将人们的思绪带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上古时代。而昨日首只小鹿宝宝的降生,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古蜀文明延绵千年光耀后世的希望。
记者抵达现场时,三只孕妇鹿中的35号母鹿围着鹿圈不住地走动,神情焦虑,而平时它最爱吃的青草和干苜蓿也一口没动。下午15点左右,在三名驯养师和两名兽医的守护下,鹿妈妈开始临产了。伴随着细细的嘶鸣声,鹿宝宝的细腿渐渐露了出来。1个小时后,鹿宝宝顺利降生,瘦弱的小鹿个头只有三四十厘米,竭力想要用颤抖的腿支撑起自己的身体,不断尝试着去吃鹿妈妈的奶。可是每次刚刚摇摇晃晃地快要站稳,就重重地跌了下去,疼得它发出阵阵哀鸣,这时候鹿妈妈便会轻轻舔舐着自己孩子的身躯,仿佛既是一种安慰,同时也是一种鼓励。据驯鹿员介绍,小鹿出生之后,身体表面会附着一层具有保护功能的胎衣,只有待鹿妈妈渐渐将胎衣舔干净,小鹿宝宝才能逐渐站立起来……经过无数次的失败,鹿宝宝终于完全支起身子,吃到了甘甜的母鹿初乳。
据悉,金沙遗址博物馆目前正在进行梅花鹿的尝试性散养,在不久的将来,游客们便可在金沙独具原始气息的园林中,与梅花鹿亲密接触,重现远古时代万物有灵的和谐生活。同时,金沙遗址博物馆还将面向市民,公开征集小鹿宝宝的名字。征名入围者,将可在一年之内,随时携家人来看望小鹿宝宝。详情请关注金沙遗址博物馆官方网站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