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博物馆参加第三届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3-11-01
继2011年第一届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和2012年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在上海成立与第二届研讨会召开之后,2013年10月30日上午九点,第三届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研讨会暨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会全体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协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承办,共有来自国内文博单位、知名高校及业内企业百余名代表参会。成都博物院院长、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毅,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李明斌及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出席和参加了会议。
在上午的联盟理事会全体会议上,联盟秘书处杨晓飞主任做了本年度工作总结与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各联盟单位代表对此发表了意见与建议。我馆王毅馆长提出,文物保护领域的物联网建设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意义的文物保护,各地区文博单位应该联合起来,整合资源,共建智慧博物馆体系,对此成都地区已经积极开始行动。另外,联盟网站是物联网建设的基础,是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各联盟单位应积极支持网站建设。
下午召开了文物保护专用装备产业化及应用需求座谈会,座谈会由国家文物局科技司罗静副司长主持,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吴峰主任对项目背景情况做了介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石镇山副所长重点介绍了调研组专项行动相关情况,作为需求方代表敦煌研究院的苏伯民所长、上海博物馆的吴来明主任、国家博物馆的铁付德研究员等做了专题发言,介绍了文博界文物保护专用设备需求特点和研发思路等。随后企业与院所代表欧阳劲松、鲁东明等做了发言,重点介绍了可应用于文物保护方面的高新技术。会议最后,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曹刚副巡视员做总结发言,发言中强调了文物保护专用装备产业化国产化的重要意义,要求国内工业界应当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为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做贡献,并期望工业界和文博界能够加强合作、密切沟通、加深了解、全力配合。
10月31日会议第二天,进入学术研讨会阶段。会上来自各文博单位和技术行业的13位专家做了专题演讲。演讲之前,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奎英作为东道主讲话,回顾了陕西省物联网建设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成就,并建议会议及相关的研究课题应多吸收文物考古、博物馆方面的专家参与,提议国家在物联网建设方面对地方基层单位在资金上给予倾斜,呼吁技术应用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落到实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致辞,从应用前景、转变观念及明确需求三方面,高度评价此次会议既是“务虚”的会议,又是“务实”的会议。
学术研讨会中国家文物局科技司罗静副司长做了文物数字化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的专题报告;其次有物联网文物保护的示范应用案例,如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帝陵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专家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还有专题技术应用介绍,如木结构古建预防性保护、三维视频获取及显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在文物本体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基于增强现实的全景导览系统,古代壁画、洞窟微环境检测技术等;另外还有物联网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需求分析等,专家们开启了一场文化与技术的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