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讲解员”正式开讲啦!

发布时间:2014-11-23

2014年11月22日,金沙遗址博物馆常规化“小小讲解员”进行了最后一次岗前会议。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最终脱颖而出的36位“小小讲解员”即将为广大游客朋友们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


此次活动从暑期“小小讲解员”招募开始,历时5个月,期间经历了临展的历练、后期的普通话培训、礼仪规范、实地指导、岗前考核,“小小讲解员”们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讲解水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讲解词的撰写均由小朋友自己完成,他们带着对古蜀文化的好奇和想象,带着各自的理解和思考来讲述金沙,充满了童真童趣,但又不失专业水准。在培训期间,虽然大家平时课程紧张,但都积极认真对待每一次培训,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从本周起,“小小讲解员”们将正式上岗,欢迎广大游客前来聆听用童真讲述的金沙文化。

“小小讲解员”讲解萌语:

3000年前的金沙人生活安逸舒适,饿了就打打猎、捕捕渔,而且他们不用去西双版纳就可以看到大象。       ——田翰宇 (男 8岁)

 

我猜想3000年前发生过这样的一幕:有一位农夫,他正在用木耜翻土,忽然,一不小心,木耜的一角被折断了,这个农夫很懊恼,就把它扔进了水塘里面,木耜最后沉入了塘底的淤泥里,由于隔绝了空气,3000年后,这件木耜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邹佳成 (男 7岁)

 

中国人自古喜欢玉,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玉文化传统。古人认为玉器是大自然的造化之物,聚集了天地灵气,是最为圣洁的物品,所以玉器是古人用来拜神、拜天地的重要物品。              ——王若颐 (女 9岁 )

 

这里展出的是金沙遗址中出土的最精美的文物,他们携带着远古的密码,存储着天地宇宙的信息。 ——邹元科(男  7岁)

 

远古人类对天地万物有着极高的敬畏心理和神秘的理解,他们相信神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如果与神保持沟通的话才能得到神的保护和庇佑。  ——雍也纯(女 10岁)

 

这种作为乐器来敲打的石头就叫磬,磬是中国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用来伴奏,在祭祀的时候再配上动听的乐曲,一定会更能感动神灵。古时候,虽然没有现代的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但石磬的出土证明了三千年前古蜀王国已经有了音乐文明。——蒋文帝(男  8岁)

 

这件玉琮又是怎样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从远隔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到金沙来的呢,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我们相信,古代蜀国的人民一定是热情好客,大气包容,善于交流的。——谭可言(女  9岁)

 

这个灰坑出土时只见到一大堆陶器的碎片,经过考古学家三个多月的工作,就像我们的拼图游戏,竟然修复出了两件高达1米多的大陶瓮。——陶品延(女 8岁)

 

玉璧出土有200多件,这很可能是用来“礼天”的法器,因为在《周礼》中有记载“以苍壁礼天”。大家应该都看过和氏璧的故事,这可是价值连城的东西,在2008年奥运会的每块奖牌上都镶嵌着一块玉璧,这个设计最能代表中国文化。——魏子然(男 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