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文物物联网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发布时间:2014-12-25

2014年12月17日至18日,第四届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应用于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主办方为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协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办,是“秦兵马俑发现40周年暨博物馆建成开放35周年”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之一。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长罗静、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封松林等领导出席会议。秦陵博物院院长曹玮、党委书记贾强、副院长张岩、总工程师周铁参加了会议,来自全国文博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38家相关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郭宪曾副局长在致辞中分析了文物行业对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需求,介绍了近年来陕西的文物工作与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情况,希望会议能够推进文物领域物联网技术发展更具活力。秦陵博物院曹玮院长致欢迎辞,并期待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更加提升博物馆的管理运行与公众服务水平。


罗静副司长在研讨会作了题为《智慧博物馆的理论初探与实践》的演讲,通过比较分析博物馆“物”、“人”、“数据”(信息)基本要素及其信息传递模式,揭示了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的基本内涵,给出了智慧博物馆基本概念,提出了智慧博物馆特征分析模型,最后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从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智慧博物馆基本发展模式。
中科院上海高等院杨晓飞主任在《大数据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浅析》中,强调大数据在文化遗产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并重点分析文博行业大数据应用产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最终结合国外已有文博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阐述文博行业大数据应用研究的价值,指出大数据对现有文物信息化工作的启示。


来自科研院校和企业的代表也分别作了演讲,主题分别为天津大学孙济洲教授的《浅谈智慧博物馆及其建设》,上海大学曾丹副教授《视觉系统在文物智能保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天津大学张加万教授的《智慧博物馆中的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西安元智系统技术公司邓宏的《文物保存环境数据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易游无限科技公司谈星东的《iBeacon的兴起对智慧博物馆服务的影响》,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李公立的《大数据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的智慧管理与利用》郑州枫桦实业马笑然的《文物保存环境大数据分析的建立和应用》,快威科技方一肖的《快威预防性监测预警平台及应用软件系统介绍》,北京帝测科技张向前的《多源数据采集与全息化灵性展示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天津大学冯伟的《大数据视觉分析技术在壁画、古建与石刻文物本体监测方面的应用》。演讲内容涵盖了智慧博物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遗址与文物监测等多个方面,并且有不少在文物行业应用的成功案例,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理解。
研讨会后,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召开了理事会,封松林理事长致辞,杨晓飞秘书长向理事会汇报了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理事会还就新加入理事和其他联盟工作事项进行了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