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我们八年的金沙博物馆今日过生
发布时间:2015-04-15
博物馆邀请与金沙同一天“出生”的小朋友一起吃蛋糕、画祝福
2015年4月16日,是金沙遗址博物馆建馆八周年纪念日。陪伴我们八年的一座博物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和我们一起重温这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责任共享、传承与交流并举的美好时光?,金沙遗址博物馆将邀请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和金沙同一天“出生”的小朋友们来到博物馆,共同庆祝生日。50名4月16日出生的1至8岁的小朋友将在专门的画布上作画、写字,祝福金沙。孩子们还将和金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分享蛋糕、画出自己对金沙的祝福。
这八年,金沙遗址博物馆给成都和四川,带来了怎样的一种“博物馆生活方式”?
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金沙改变古蜀印 象
有典籍可查的历史往往容易追溯,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古蜀人留下的文献记录。西汉文学家扬雄——同时也是一位成都人——曾对古蜀时期作出这样一个武断的说法:“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然而古蜀国真是这样一个蛮荒之地吗?
2001年,金沙遗址的发现再现了古蜀国的辉煌,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太阳神鸟记载光明的信仰,青铜立人讲述虔诚的膜拜,石磬敲响亘古的纶音……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打开了她自身来自远古的记忆。2007年4月16日,在成都的西北部,一颗明珠冉冉升起,这里渐渐地绿树成荫、绿草茵茵,这里陈列着三千年的回忆,蜿蜒的摸底河缓缓流淌,流淌着几多诗意、几多灵动,串联起盖碗茶,串联起飘香的火锅,串联起诙谐的川剧,串联起三千年前、古蜀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金沙遗址的发现,把成都建城史往前推到3000多年前,极大地丰富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精美绝伦的金器、神秘肃穆的青铜器、色彩斑斓的玉器、巨大的象牙……精美的文物串起了历史的长河,流淌着古蜀文明发生、发展、演变的脉络,流淌着成都文化的DNA。在成都人对生活的乐观憧憬中,在成都人敢于创新的精神中,在天府之国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态度中,这种文化依然延续和发展着。
走过八年的“金”彩瞬间
2005年,“太阳神鸟”图案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07年4月16日,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自开馆以来,金沙遗址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因其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金沙遗址博物馆已相继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一级博物馆等荣誉,并与三星堆遗址一起作为古蜀文明遗址被列入中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馆内的基本陈列《走进金沙》曾荣获“第八届(2007-200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陈精品奖”。以金沙出土文物为原型的文创产品屡获“201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推荐活动”铜奖等大奖。
自金沙遗址发现以来,金沙的专家学者们先后在国内外多个知名期刊上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40余部学术著作,金沙陆续承担并结项的科研项目中,也获得了“2005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科学出版社“优秀作者奖”,2009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学术贡献奖”,“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