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培先生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向成都市捐赠二战实物

发布时间:2015-06-23

6月23日,美籍华人收藏家陈灿培先生向成都市捐赠二战实物仪式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陈灿培夫妇、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傅勇林、成都市文广新局局长兼市文物局局长崔昌宏、成都市侨联副主席李群兵、成都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吴文嘉等嘉宾出席了仪式。


陈灿培先生是南加州世界广东同乡会会长,祖籍广东番禺。他从2007年开始收集二战实物,迄今已向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重庆、昆明、桂林和芷江等地的文博机构无偿捐赠了数千件实物。在考察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并获悉成都博物馆新馆正在建设后,陈灿培先生决定向成都市捐赠一批二战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及第20航空队的实物。


美军第14航空队前身即为“飞虎队”,飞虎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军大队,又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主要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本,美国对日正式宣战后被美军收编,1943年改番号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与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共同参与轰炸日本本土及其重点控制地区的“马特霍恩”轰炸计划。第20航空队组建于二战后期,主要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日本投放原子弹战略即由该队实施。为实现对日军的战略性削弱,四川地区,尤其是成都周边,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军用机场,主要供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与担负保卫任务的第14航空队华西突击机群使用,成都也成为了二战时期美国陆军航空队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在驻守成都近一年的时间里,第20航空队的超级空中堡垒B-29重型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及其附属统治区进行了20余次战略轰炸,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第14航空队的华西突击机群出色地完成了机场保卫与轰炸机护航任务,并配合中国地面部队,对侵华日军进行了强有力的空中打击。美国航空队驻留期间,成都人民无私地向驻防美军提供帮助。通过修机场、建招待所、组织慰问、救助失事飞行员等方式,在日常的平等、和谐相处中,成都人民与驻防美军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共同为二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第14和第20航空队与成都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此次获捐的实物资料更显得弥足珍贵。

此次向成都市捐赠的实物主要包括二战时期美国陆军第14及第20航空队的军用物品及书信、杂志、阿诺德将军资料等,共计358件(套)。

如:

第14航空队飞虎队队员家书十封,这些实物具有唯一性,本身存世仅有一份,更显珍贵。
(14航空队家书)
空投日本传单、空投日本劝降传单以及写有中文的“求救血符(blood chits)。血符在战时贴于军服背面,国旗下端印着中文繁体字:“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字样。参与作战时,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而当时的美军援华志愿军很少有队员会说中文,如遇紧急情况后,当地百姓看到上面的字样会给飞行员提供即时救护。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和美军并肩作战的重要历史见证物。

这批实物将在成都博物馆新馆展出。通过这些实物,一方面可追忆中美之间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展现大后方成都人民对抗战的支援,另一方面对激励年轻一代、促进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