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征程--金沙遗址博物馆2015年志愿者转正仪式

发布时间:2015-07-10

7月4日上午10:00,“金沙遗址博物馆2015年志愿者转正仪式”在我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31位新成员成功通过了见习考核,正式加入金沙志愿者大家庭。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助理王方、讲解专家胡晓蓉、保卫科科长王黎明、开放部副主任何莉丽出席了仪式,与金沙志愿者团队全体成员一起,共同见证了这重要的一刻。

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助理王方女士首先发表讲话。王方女士向新一批志愿者们表达了最热烈的欢迎,并扼要介绍了自2008年志愿者活动启动以来,我馆志愿者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并为今后志愿者工作的顺利开展送上了美好祝愿。随后由志愿者代表陶媛上台发言。这位甜美的成都姑娘,从第三批志愿者的面试、培训、考核、见习等方面回顾了大家与金沙相识相知的日子,号召大家培养挑战自我的意识,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从事志愿活动,为文博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此次活动最重要的部分——颁发聘用证书与正式工作证。两个月以来,各位新成员历经了面试、培训、考核、见习的重重考验,于今日接过了聘书,正式成为金沙志愿者大家庭的一份子。31位志愿者庄严宣誓,整个报告厅回荡的不止是誓词,更是他们献身志愿活动的决心和热情。
 
最后,深受志愿者们喜爱的,被大家亲切称为“胡妈”的胡晓蓉老师上台发言。“大家总是把金沙当做自己的家,我很开心,今天家里人丁更加兴旺了。”胡晓蓉老师说到,金沙是一个大家庭,每位志愿者朋友都是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来到金沙,结识的是新的家人,每位志愿者尽心尽力的付出,为金沙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温暖。

转正仪式在热烈的气氛中度过,结束时新老志愿者们纷纷合影留念。作为新晋志愿者中的一员王宝岳表示:“今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家对金沙的热情。非常自豪能成为咱们团队的一员。这种感情,已经不足以用“兴高采烈”来形容了!”。


附上:志愿者转正仪式发言
尊敬的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志愿者小伙伴们:
大家上午好!一开始璐璐让我来做今天的发言,其实我是拒绝的。我知道新进的志愿者当中,有很多牛人,有的会好几门语言、有的会做手工、有人认识各种鸟儿、有人能拍出很美的照片,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非常平凡,但我还是硬着头皮站到了这里。因为我想,在平凡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也是我们志愿者精神的一部分,而无数平凡力量聚沙成塔,才使得我们这个社会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言归正传。今天是一个充满喜悦的日子。闯过面试、培训、考核、见习四关,我们终于可以转正了。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金沙”已经从网络上、书本里一个单纯的名字,变成了大家心中鲜活的记忆。从一开始在金沙园里找不着北,到现在可以熟练地为游客指路;从对博物馆的各种精美文物知之甚少,到如今能够如数家珍地准确说出每件文物的名字,以及它们的文化内蕴;可以说,“金沙”已经被镌刻进每位志愿者的生命里,无论以后我们身在何方,这段志愿者经历都将是人生中一段闪亮的记忆。


今天是一个需要感恩的日子。感谢金沙遗址博物馆给我们提供成为志愿者的机会,并对我们进行了完善系统的培训。感谢胡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带来一场生动感人的讲解,感谢莉丽姐、璐璐、胡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协调安排志愿者的各项事宜,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博物馆人对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同时,还要感谢前几批志愿者小伙伴们。从面试到考核,与我们相关的活动现场,总能看到你们忙碌的身影;QQ和微信群里,新人提出的各种问题,总有你们耐心的解答;各项需要志愿者协助的活动,你们总是踊跃报名参加……虽然因为服务时间各不相同,你们中的不少人我们未曾谋面,但你们身上闪耀的志愿者精神,却时时感召着我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日子,思考成为一名正式志愿者的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如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守护和传播老祖宗留下的金沙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亲爱的志愿者伙伴们,让我们携手努力,让志愿者的精神如同太阳神鸟的光芒一般,温暖这座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