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讲解谁更强 金沙博物馆勇拔头筹
发布时间:2016-04-13
“那个笑容甜美的11号田夏,舞台感觉很好。她真的也是科普到我了,以前从不知道考古居然还会用到3D技术。”一位大学生这样说。
“我喜欢14号刘东咚。以前只是知道象牙是很珍贵的文物,但是没想到保护起来这么费劲,硅胶封存太昂贵,个人觉得还是回埋的方法好。”一位中学老师如是说。
1与4编织的骄傲
4月10日,“2016成都科普讲解大赛”在金沙剧场顺利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办,成都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成都市科普基地联盟、金沙遗址博物馆科普基地承办,共有来自23三家科普基地的71名选手参加初赛,成绩排名前20的选手入围决赛。
参赛选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经过激烈地角逐,来自金沙遗址博物馆的11号选手田夏卫冕桂冠,14号选手刘东咚荣获一等奖。
专家角度看讲解
“看到你的题目,瞬间让我眼前一亮。文章的内容真正写出了科技给文物保护带来的改变......站在考古核心点,清楚明了地阐述问题,深入浅出,我给你最高分。”四川省博物馆宣传部主任郑小萍这样评价田夏的讲解内容。
“象牙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一大特色,你利用了这一大特色但确并不拘泥于金沙,而是说出了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问题:象牙的保护。通过你的讲解,我们知道了象牙保护的困难,达到了本次大赛的核心:科普。”一位评审给予了14号选手刘东咚如此高度的评价。
没错,这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位参赛选手,独占鳌头的田夏,名列前茅的刘东咚。而他们将有机会代表成都市参加“2016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
红与黑的夙兴夜寐
评委为14号选手刘东咚打分的时候,还记得现场那此起彼伏地尖叫声吗?主持人宣布第一名的时候,是否还记得现场那高亢地呼喊声:‘田夏、田夏”。
我们看到了着一身红衣的田夏比赛时的落落大方,也看到了身穿黑色西服的刘东咚讲解时的淡定从容,但是我们却从未看见他们背后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废寝忘食地查资料、写文稿,反复多次的改稿、背稿.......
终于,博得了他们这骄人的成绩。当然,最离不开的是大家对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