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论妇好:商朝王后的传奇一生

发布时间:2018-02-07

主讲人:唐际根

时间: 2017.11.9

妇好,一位爱美、善修饰、喜收藏的贵族女子,一个杀伐决断、战绩彪炳的女将军,她既是一位商朝王后,也是一个备受敬爱的母亲……11月9日,长期主持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唐际根教授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论妇好:商朝王后的传奇一生》,讲述了妇好的传奇故事。

 

他把妇好讲“活”了,靠的可不是舌灿莲花

与想象中严肃的考古学家不同,唐际根先生用一段幽默的开场白引出了讲座的核心人物妇好:

大家知道在墓葬的发掘中,考古学家最激动的时刻是什么吗?——不是有什么“宝贝”现世,而是“认识”墓主人。唐宋时代的墓葬,我们较大机率知道墓主人是谁,因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死者通常有墓志随葬,清楚地记载墓主人的生平事迹。而在唐之前就比较困难了,在更早的汉代,一些高等级墓葬中随葬的印章还能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但时间再推前到距今三千年前,难度就更大了。而今天要讲的妇好,就是有史以来年代最早的一位“有名有姓”的人物。

妇好墓发掘现场

她生活的时代:古代有个商王朝

商王朝的存在时间,是公元前 16 世纪到公元前 1064 年。其控制范围虽然在每个时期有所不同,但大体都是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商朝晚期指的是商王朝迁都安阳之后,这一时期持续了 200 多年,当时的都城叫大邑商(今安阳小屯村),妇好就是生活并安葬在这里的。

商王朝版图

妇好墓的发掘故事:时隔 3200 年,两个女人的“相遇”

位于河南北部的安阳是商朝晚期的都城,自周灭商以后就逐渐荒废,直到明代以后这里才慢慢形成了一个村落。上世纪 70 年代,当地村民打算平整土地、引水灌溉农田,考古队提前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地表下五六米深处有空洞,洛阳铲带出来的土中还夹杂有玉器和漆痕,妇好墓就这样被发现了。

妇好墓在小屯西北的一处岗地,面积约 20 平方米,唐际根表示:“它的发现,是穿越 3200 年两个女人的邂逅:一个是商代的妇好,一个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郑振香。”

一醒惊天下,这个看似普通的墓葬,却随葬了 1.6 吨青铜器, 700 多件玉器。

妇好墓的发现位置

我是王后,故事和酒我都有

这样大量高规格的随葬品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不低,然而,他 她是谁?考古学家并没有发现墓主人的遗骸,无法通过体质人类学判断墓主人的年龄和性别,只能先退而求其次推定墓的下葬年代。一般来说,陶器的使用年代较短、更新较快,更能反映墓葬的年代。研究发现,这座墓葬出土陶器的造型相当于商王朝晚期偏早阶段,即考古学所称“殷墟二期”,通过一系列考证之后,可大致将其绝对年代推断至商王武丁时期。

确定年代之后,再看墓葬中出土的 190 件有铭文的青铜器,其中 109 件青铜器都铸有“妇好”或“好”字,这样看来“妇好”或“好”极有可能是墓主。此外,在甲骨文中有也有 200 多处提到“妇好”,都作人名使用。这类卜辞的年代与“殷墟二期”正相对应。甲骨文还提到妇好育有子女,妇好的庙号为“辛”。墓葬中恰好出土了两件端庄大气的青铜鼎,腹部铸有“司母辛”三字,应是子辈献给母亲的器物。甲骨文还提到,“妇好”曾多次带兵出征方国。“五号墓”中出土了一对象征军事权力的青铜钺,每把重达 千克左右,这是佐证墓主人正是“妇好”的另一个细节。

妇好钺与铭文

在这一节,唐际根先生特别提到了一件青铜方壶,这是一件盛酒器,器盖上有一层光亮的“膜”,显然是常常触摸所致。“我想,这应该是侍者常常打开盖子为妇好取酒,甚至妇好还亲自触摸过它”,唐际根说。

铜方壶

我是一个爱打扮的美女子

长相……你猜?

妇好墓中出土有多面青铜镜,跟化妆有关的饰品也较多,可见妇好是个爱美的女人。墓葬出土的装饰玉众多,玉器表面纹饰精美,她平时的衣着应该很华丽。

精美的玉饰品

除了打扮华丽,妇好长什么样子呢?虽然没有发现遗骸,但从其它商代人骨资料看,她应该属于蒙古人种,长相和现在的国人差别不太大。根据唐际根先生统计的商代男女平均身高,当时的男子为 1.62 米,女子不超过 1.6 米,妇好个子应该也不太高,用现在的眼光,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娇娥”。

妇好墓出土人物雕刻

带过兵、设过伏,还开过“妇女大会”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商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一般比男性低,但妇好却是一位社交非常活跃的奇女子。唐际根戏称:“(妇好)打过虎,生过娃,主持祭祀是行家;带过兵、设过伏,开过‘妇女大会’”。这些鲜活的生活场景可不是胡编乱造,它们都被甲骨文记载了下来。

貞翌辛亥王出。二告…擒。翌戊午焚,擒。二告戊午卜,□,貞我狩□,擒。之日狩,允擒。〔隻〕虎一、鹿四十、狐〔二〕百六十四、□百五十九。□㞭□友二㞭□四□。

 

己卯卜,囗贞父乙妇好生保。甲申卜,壳贞:妇好娩嘉?王占曰其为丁娩嘉。其为庚娩,弘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唯女。又一日甲寅娩,允不嘉,唯女。其嘉。三旬妇好娩,不甲申卜,壳贞:

 

辛未卜,争贞:妇好其比沚( zhǐ )戛伐巴方,王自东深伐,戎陷于妇好位

 

贞:乎妇好见多妇于彳羊(合集 2658 )

 

这些卜辞记录了妇好狩猎、分娩、打仗、会见“多妇”等事迹,她分娩的过程是甲骨文中关于此事最早的记载;而她和武丁配合,诱敌深入、前后夹击从而消灭敌人,这也是最早的战术记载。

记载妇好事迹的甲骨

摸着斧钺很沉重,不如闺中玩收藏

即便是一位杀伐决断的女将军,妇好还是懂得“劳逸结合”,有自己“文艺爱好”的: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有相当一部分被仔细把玩过,部分还是前代的老玉“古董”或改制器,在出土玉器中占比超过 20% ,有的玉器甚至比妇好所处的年代早 1000 — 2000 年。因此可知,妇好酷爱古玉,可谓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玉器藏家”。

讲到这里,唐际根推荐大家仔细看看正在《玉汇金沙——夏商时期玉文化》中展出的玉象,“用收藏爱好者的话说,这件玉像上有一层光亮的‘包浆’,显然是妇好的珍爱之物。”

玉象

人生自古谁无死,小哥陪我赴黄泉

唐际根的统计结果表明,商朝人平均寿命约为 30 岁。妇好的寿命很可能相当,她是生过孩子以后,得病死亡的。

根据甲骨文记载,妇好之死是件大事。她的丈夫和儿子奉以重器,其他人物如“亚弜”“亚启”“子束泉”等也以成套礼器送来陪葬。随葬品包括生前用品、他人所赠、死后制作等。其中有一部分随葬品成对出现,铭文字体基本一致、合金成份接近,有学者推测为其结婚时制作或受赠的成对器物。此外,墓葬中殉人和殉牲众多。

甲骨文加载妇好的去世

妇好与“司母戊鼎”

提起妇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鼎”,通常会让我们联想到另一件大名鼎鼎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那么,妇好与司母戊鼎的主人有关吗?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和推测,司母戊鼎的主人与妇好都是国王武丁固定的配偶。但出土司母戊鼎的墓葬有墓道,其土方量是妇好墓的 136 倍,墓葬的规模显然是高于妇好墓的;而司母戊鼎的重量达 800 多公斤,也是远大于妇好墓所出的司母辛鼎,故其墓主人的地位应该是高于妇好的。

司母戊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考古学家为什么对这个女人如此痴迷?

妇好墓的发现和墓主人身份的确定,给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提供了解开商王朝历史之谜的多把钥匙。

例如:学术界确信妇好墓是商王武丁时期的墓葬,而随葬品自然以“武丁朝”产品为主。这就使殷墟考古分期与商代历史直接联系了起来。换句话说,由于妇好墓的发现,学术界掌握了一套“武丁时代”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的典型标本。这套标本的制作工艺、风格特征,可用于全国各地同类文物的年代判断,这对中国的商代考古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千多年前,她优雅贤淑,得国王钟爱;她一身戎装,为国事征讨;她衣则华贵,饰则精巧,食则丰美,玩则雅趣。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墓中的大量玉饰、玉雕等精美的玉器,看到的将是丰满的妇好、一位被“复活”的墓主人,这是考古上的低概率事件,是考古人的无限幸运,更是一代代考古人焚膏继晷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