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平中 | 他把太阳神鸟送上太空

发布时间:2018-04-23

今天下午,曾在 2005 年将“太阳神鸟”蜀绣送上太空的中国航天科技协会副秘书长李平中先生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带领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钱学森”班的孩子们一起重温“太阳神鸟”金饰与中国航天梦的传奇旅程。时隔十余年,对于太阳神鸟“上天”的这段往事,李平中先生依然记忆犹新,在他看来,这是“让文物说话”的最好例证。

 

 

李平中带领“钱学森”班学子走进金沙

 

飞向太空的太阳神鸟

2005 年 10 月,刚刚被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图案,绣在蜀绣上随“神州六号”一起遨游太空。与它一同经历了了 115 小时 32 分航程的“特殊乘客”们,还有极地考察时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等意义重大的物品。

神鸟绕日飞翔的图案,既代表古人对光明的向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代表了他们对天空最朴素、最执着的向往。等待了三千年,这个美丽的图案终于圆梦“飞天”。

2005 年,“太阳神鸟”蜀绣作为“神舟六号”上的特殊乘客,随飞船一起遨游太空 

上下数千年,仰望同一片天空

为什么会选择“太阳神鸟”图案送上太空?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时,李平中先生告诉小金,这个美丽的图案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与航空航天事业的“飞天梦”不谋而合。

数千年前,当古人抬头仰望时,辽远的天空和宇宙蕴含着太多神秘与未知,于是他们用想象力幻化翅膀、尽情遨游,鸟儿也由于飞翔的能力,成为了古人神化和崇拜的对象。数千年后的今天,人类也未停止探索的脚步,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与天空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拉近。“太阳神鸟”蜀绣搭载神六遨游太空,将仰望同一片天空的古人和今人联系在了一起。

正如李平中先生所说:“对天空的向往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太阳神鸟’代表了古人对天空的一种梦想,而今天,人类通过现代科技,运用智慧将这种梦想逐渐实现,让他们变成现实。今天中国的航天事业还将不断扩展,甚至突破星系,走出太阳系。从这一角度看,太阳神鸟也是助人梦想成真的一个象征,它是从古至今人们追求天空的一种精神、灵魂所在。”

在他看来,“太阳神鸟”图案的造型十分特别,描绘了四只神鸟绕太阳飞行的画面,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体现,而且也是“天人合一”这一理念的最好代表。同时,它既能代表中国飞天梦,又有着浓郁的成都特色:“‘太阳神鸟’金饰出土于金沙遗址,与成都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蜀绣也是成都传统工艺,这件蜀绣品是当时请了多名绣工,一针一线地将太阳神鸟绣成,也体现了成都人的凝聚力。”

李平中先生接受专访

航天专家的“金沙印象”

航天与博物馆,一个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一个肩负传承历史、记录今天的使命,两个看似并无关联的词汇,在李平中看来却是未来的“合作伙伴”——他用“以物传情、借古喻今、古为今用”十二个字来形容二者的关联,并表示希望以后能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合作,在 518 国际博物馆日等节庆之际,亦或是趁博物馆举办临展的契机,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代人的航天梦等内容,为博物馆的观众提供更加有特色的内容。

谈到这次金沙之旅,李平中先生的评价很高:“我觉得金沙文化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它特别神秘,又总是能给人一种现代的启迪。而金沙遗址博物馆也是这样,它修建得特别现代,特别是将遗址保护展示出来,让我觉得非常感动和印象深刻。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过去的地方,它还应该对现在、未来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