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看展 | 考古遗址遇上“黑科技”,会有什么精彩体验?
发布时间:2021-02-16
你是否想象过这样的画面:走进考古发掘现场,亲手“抓取”国宝重器;把文物“翻转”过来,看看它背后的花纹到底长什么样;甚至玩一把“穿越”,去另一个时空看看古人究竟怎样生活。其实,在虚拟现实、三维建模、高清融合投影等技术的“加持”下,这些都可以轻松实现。
据悉,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刚刚完成建馆以来的首次升级改造。改造后呈现的“发现金沙——考古遗址体验展”,不仅首度公开金沙遗址发掘时的珍贵照片和视频,更在最新研究成果的支撑下,运用全景拍摄、三维数据采集及重建、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黑科技”,还原金沙遗址的发掘现场、古蜀国的自然风光和古蜀人的祭祀活动,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首度公开多个发掘记录图片视频
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是古蜀金沙时期大型祭祀场所所在地,也是金沙遗址出土遗迹最为丰富、遗物等级最高、数量最多的一个区域。游客穿行在原址保护的发掘现场,可以通过全新打造的知识驿站系统,点击观看文物发掘时的上百张图片、视频及背后的知识解读。打破古蜀时期“不晓礼乐”记载的石磬是如何出土的?近2米长的象牙是如何被发掘出来的?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知识驿站找到答案。据介绍,这也是金沙遗址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发布如此大量的珍贵发掘记录。
三千年前的大树根原是一棵秋枫
此次“金沙遗址考古体验展”中,还首次复原了金沙遗址祭祀区大树根的前世。根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联合研究,通过对大树根样本进行取样、煮沸、软化、切片和比对等多重复杂程序,证明大树根的树种是秋枫。秋枫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常绿季雨林,生长快,喜欢湿热气候,树姿优美,绿荫如盖。在金沙遗址祭祀区“生长”了三千年的秋枫,再次与象牙、鹿角一起证明了古蜀时期的成都也曾是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的生态环境。游客在大树根遗迹旁边一不小心打个盹,还可以通过高清影片“梦”回金沙王国,跟着神鸟一起见证祭祀区形成、发展、衰落和发现的过程。
亲身体验发掘文物的惊喜
三千年前,金沙祭祀区的古河道虽早已干涸,但在“考古时空门”中,游客可以在一面从墙面蔓延到脚下的宽阔屏幕前漫游祭祀区,感受三千年古摸底河的潺潺流水,领略三千年前古蜀人滨河祭祀的恢宏场景;游客还可以操作手柄,走进金沙遗址的发掘现场,从考古遗迹里“抓取”黄金面具、肩扛象牙纹玉璋及双色玉璧等文物,360度感受文物的精致绝伦。项目通过高清卫星影像、考古发掘原始资料及三维采集数据,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复原了祭祀区发掘前、中以及现在的场景,为观众呈现了考古遗址丰富的背景知识,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据悉,春节假期期间,金沙遗址博物馆为市民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大餐。除了“发现金沙——考古遗址体验展”外,还有“金沙秘境——生态复原花艺展”、“点亮金沙——彩灯光影艺术展”、“走进金沙——出土文物珍品展”、“七宝玲珑——来自喜马拉雅的艺术珍品”特展、“重生绽放——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纪念展”等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月28日(正月十七)。在此期间,金沙遗址博物馆实行延时开放,每日开放时间为9:00-22:00(21:00停止入馆)。园区、展厅一票通,票价70元/人。需要注意的是,博物馆将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进行限流,建议市民提前通过网络实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