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入选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发布时间:2022-03-14
3月11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推介活动”终评会在京召开。
经过文化遗产、考古、旅游、博物馆等领域的15名专家的综合评议和实名投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主题旅游项目荣膺“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之列。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西部,是在商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以保护、研究、展示金沙遗址及古蜀文明为宗旨的专题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及2020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等荣誉称号,是成都最重要的文化窗口之一,被誉为成都市的文化名片。
金沙遗址发现于2001年初,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已发现大型墓地、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区、一般居住址等重要遗迹,出土珍贵文物上万件。被认为是继三星堆之后在成都平原新崛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距今三千年前后古蜀国的都邑所在,先后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作为远古先民太阳崇拜的重要物证,其图案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和成都城市形象标识核心图案。
金沙遗址博物馆全景
金沙遗址博物馆自建成开放以来,便努力思考如何利用多元展示手段让考古遗址及其文物“活”起来。十余年来,博物馆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平台,探索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的现实路径,多渠道提升金沙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开启了古蜀金沙文化与城市旅游相融合的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以文促旅,立足本体深化价值阐释
经过多年探索,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坚持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的理念和初衷下,不断深挖金沙遗址的文化内涵,并合理转化为可理解、能触摸、易感知的文旅资源,使游客愿主动了解成都城市历史的脉络,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深挖遗址内涵,擦亮城市文化名片。作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和“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金沙遗址的发现将成都建城史提前到距今3000年,还与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船棺遗址等共同勾勒出古蜀文明从起源、发展到衰亡的发展轮廓,极大地丰富了古蜀文明内涵。金沙遗址的发现再次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佐证。原址上建立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将上述文化内涵转化为可读可看的基本陈列、园林景观等,与馆内保存的大型滨河祭祀考古发掘现场及众多珍贵的馆藏文物一起成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旅游资源,吸引了上千万中外游客入馆参观,被纳入成都、四川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旅游线路。
遗迹馆祭祀区原状展示现场
创新展览输出,打造特色文旅资源。立足于商周考古遗址的文化根基,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前提下,不断促进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展览展示新途径。不仅将考古遗址发掘现场及出土文物与室外特色文化景观进行关联展示,开创博物馆展览新空间,还创新打造了“重要考古发现”“中国区域文明”“世界文明”“文物专题”“艺术金沙”及“古蜀文明”等“5+1”展览模式,构筑起多元立体展示体系,形成最为根本、极具特色的金沙文化旅游资源。此外,金沙遗址博物馆充分利用智慧博物馆建设成果,在全球范围内以多元化形式传播推广古蜀文明。如以彩灯展、数字图片展和3D打印品为载体,借助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以学术探讨和专家导览为补充的数字展览,让古蜀文明以更加智慧、经济、便捷的形式相继走入多个国家,国际观众也可以观赏到金沙遗址出土“太阳神鸟”金饰、黄金面具等被列入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的珍贵文物,在有效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与互鉴的同时,向世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临时展览“玛雅的世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
二、以旅彰文,创建国际旅游目的地
促进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金沙遗址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便秉持的创新发展理念。有鉴于此,金沙遗址博物馆跳脱传统发展模式,深挖遗址文化内涵,将文旅融合引入博物馆运营机制,通过旅游服务提升、特色活动开发、文化品牌建立等方式,让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迸发出全新活力,使金沙遗址博物馆成为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
创新服务理念,构筑文旅共融新格局。为有效提升文化遗产的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金沙遗址博物馆于开馆之初便设立了“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讲解接待、行李寄存、失物招领、导览资料、咨询投诉及其他便民服务,并不断优化相关旅游设施,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努力提高馆内公共厕所卫生标准。为践行新发展理念下的公园城市建设,对博物馆园区进行整体优化规划设计,提升博物馆绿化景观品质。除了基础设施优化改造,还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推出智慧导览系统APP、“再现金沙”VR和AR体验、票务智能化等智慧体验服务,在为观众开启高品质、沉浸式的博物馆之旅的同时,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度。此外,积极开展“金沙云课堂”“研学·金沙”等各类社教课程以及研学实践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成为博物馆旅游发展的重要推手。
游客在博物馆园区旅游休憩
注重品牌塑造,引领文旅共融新模式。从2009年开始,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为精神核心,以文化惠民为服务根本,金沙遗址博物馆首创“成都金沙太阳节”文旅共融新模式,并同步推出“夜游金沙”博物馆夜间开放活动,成为国内独具魅力和影响力的新春文化盛会。该活动立足于“世界文明荟萃∙国际新春盛典”的品牌定位,每年围绕一个世界级的重磅展览及其背后的文化,用文物特展、主题灯组、特色花艺、歌舞展演、小吃品鉴等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全新的阐释、解读和展示。在每年短短20天左右的时间里,观众参观可达60-80万人,产业收入达1000余万元,实现了文博资源的活化利用,放大了博物馆的文旅引领功能、国际文化交流功能、城市形象宣传功能,带动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打造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开辟了新形式和新前景。
2019年成都金沙太阳节灯组展示
三、和合共生,根植文旅发展新空间
金沙遗址博物馆一直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并借由多种艺术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语境的描述,让金沙文化的受众更加多元,从而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历史与艺术对话交流的平台,使博物馆成为连接社会公众与城市多元文化的纽带,也将传统文化IP推向旅游全域发展的新阶段。
文创开发,推出文旅共融新产品。金沙遗址博物馆每年都会通过自主开发、合作研发、授权研发等方式,积极研发上千款饱含文化性、创意性和实用性的文化创意新品,并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金沙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出了一批极具古蜀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投放于市场,促进文旅产品融合。金沙文创在保证产品有效供应的前提下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其中,以金沙遗址出土“商周大金面具”“太阳神鸟”金饰和铜虎、铜人形器等文化元素为创意源泉设计制作的“双耳面具杯”“神鸟玉琮杯”“太阳神鸟云曦铜章马克杯”“太阳神鸟芙蓉品茗杯饮具礼盒”“呜噜噜平面尺”等成为网红爆款产品,受到游客普遍好评。2021年,金沙文创销售额突破1000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跨界合作,培育文旅共融新业态。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遗产保护与利用创新理念下,不断突破行业壁垒,推动文化遗产与音乐剧、电影、游戏、舞蹈等界别融合发展,促进四川全域旅游发展,形成了一批跨界合作发展的优秀文化作品,如以古蜀文明为创作蓝本,汇集三宝、关山等国内顶尖创作精英的中国第一部原创音乐剧《金沙》在国内多个城市巡演;由上海永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指导监制,北京盛火时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制的4D 电影《梦回金沙》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巡回播放,受到游客好评;由杭州盛世龙图动画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科幻动画《梦回金沙城》,成为第一部代表中国获得奥斯卡动画评选资格的电影;由著名旅美青年作曲家胡小鸥作曲,新加坡唐•弦乐四重奏演绎的《金沙•找魂》,以现代音乐的形式抒写古蜀金沙历史;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学共同策划制作“金沙微课”、儿童版音乐剧《幸福密码》以及“金沙迷你博物馆”等项目,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同时,也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体验、创作、活动的平台,满足学校开辟新型第二课堂的实际教学需要。
此外,还有与网易游戏合作推出的《倩女幽魂——金沙镜》、代表四川参展世博会的《古蜀颂·太阳祭》油画、全国第一部文物诗集《金沙物语》、联合以色列著名编导创作的现代舞剧《根》、全国首趟“太阳神鸟”号金沙文化地铁专列、“金沙号”主题飞机等跨界融合作品以突破文物和历史的语言,向公众阐释古老遗址的美学内涵。
成都市金沙小学内开创的“金沙迷你博物馆”
“太阳神鸟”号地铁专列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金沙遗址博物馆以深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区位优势,极大发挥了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吸附力与传承力,有效助力成都市城市文化发展与文化消费的转型与升级,已成为成都市文化和旅游的新地标,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文化旅游品牌之一,极大提升了成都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有效带动了区域发展。未来,金沙遗址博物馆将坚持以考古发现成果为支撑,以古蜀文明研究为基础,以多元展示和跨界合作为途径,向公众阐释金沙遗址及古蜀文明内涵,积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人民,让历史文化遗产持续焕发蓬勃活力,让文物和遗址“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