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金寿福
讲座时间:2017年3月25日14:30-16:30
当我们沉迷在古埃及浩瀚的历史和无数的神话传说中时,大概都对古埃及人笃信的关于永生和再生的神秘传说好奇不已。金寿福教授3月25日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为古埃及文化的“粉丝”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古埃及人想象中的再生和永生》讲座。
他从世界各个区域的人对死亡的态度引入:
文化源自人对生死的认知和必死的恐惧。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类建构一种时空框架的过程,在这个框架里,每个人都试图超越自己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界限,借助精神和物质两种媒介延长属于自己生命。如果没有这种期盼,人的所有行动便会毫无意义。每个民族应对死亡的态度和征服死亡的方式各异,从而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如两河流域早期人类和古希腊人对死亡的态度可从以下两则资料中窥见一角:
两河流域的英雄史诗 《吉尔伽美什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的国王,他的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因为这三分之一人的属性,他不得不死;为了逃脱必死的命运,他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其中一个是他必须通过考验,七个夜晚不睡,可惜他没能挺过去;乌特纳匹斯提(躲过大洪水,侥幸生存下来的人)告诉他到海底深处采到一个类似灵芝的植物,这个植物能让他变得年轻。吉尔伽美什历尽艰险获得了这棵植物,可是在他返航的途中,一条年老的蛇趁机吞吃了这棵植物:蛇随后蜕皮,返老还童。
吉尔伽美什,你匆忙去哪里?
你所寻找的永恒的生命,你永远不会找到。
当众神创造人类的时候,
他们把死亡分给了人类,
而把永生的权利紧握在自己手里。
吉尔伽美什,填饱你的肚子,
享受属于你的白昼和黑夜吧!
把你所拥有的每一天都当作节日来度过,
让音乐和舞蹈伴随你的时光。
洗净你的头发和身子,
拉住你儿子的手,
让你的妻子在你的怀里感到快乐。
这些是人唯一所能做的事情。
古希腊神话中厄俄斯和提托诺斯的故事:厄俄斯是主司黎明的女神。她爱上了特洛伊王子提托诺斯。尽管提托诺斯的母亲是书中女仙,他本人则只是凡人。厄俄斯从主神宙斯处为提托诺斯求得了“长生”,但是高兴之余忘记让宙斯赋予提托诺斯“长生不老”的神性。曾经年轻英俊的提托诺斯逐渐衰老,终于让厄俄斯无法正视。
而古埃及人对死亡的态度又是什么呢?这要从古埃及的地理环境讲起: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尼罗河是古埃及人灌溉和生活不可或缺的水源,上埃及(南部)是河谷地带,下埃及(北部)是三角洲。每年7-11月河水泛滥、沉积,土地肥沃,只要是尼罗河水泛滥时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能进行农耕活动。而河水到达不了的荒漠则是不毛之地。在古埃及人眼中,肆虐的洪水会淹没曾经的沃土良田,也会带来新的沃土泥沙,这种绿地和荒漠交替的现象,形成了古埃及人生死观的基础之一——生与死是互相对立的,在某种条件下又是互相转化的。接着,金寿福教授用几则古埃及的文献资料为观众解读古埃及人对生与死的态度: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300年左右),哲德霍尔说教文:如果你支付得起,娶一个强健的女子成家,以便她为你生育一个儿子。你建造房子是为了他,虽然它也是你的安身之处。要建好你在墓地的住所(即坟墓),那是你去往西天的驿站。死亡令我们沮丧,生存令我们欢乐。但是不要忘了,用石头建成的墓室却是为了永生。
一篇祈祷诗(为国王祈祷):请赐予他无穷无尽的年岁,如同海滩上的沙粒,如同河中鱼身上的鳞,如同草地上畜群的毛发,请让他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一直到乌鸦变白,一直到高山开始行走,一直到河水倒流。
我们不要去那个永恒之地(坟墓),免得我们的名字烟消云散,能够看见阳光的一瞬间,胜过在阴间享受永恒。
古王国时期,普塔荷太普说教文: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要跟随你的心,不要劳作得超出必须的程度;不要缩短闲暇的时光,缩短享受的时间会激怒神。不要把时间过分地花费在日常事务之上,只要能养家活口就已经到了极限。有了财富就要享用它,财富对忧郁的人毫无价值。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400左右),阿尼说教文:你作为一个男人想成家立业并希望家业兴旺,那么你应当这样行事:在房子周围建一个园子,在园子里围起供种植黄瓜用的地块;院子当中再一棵无花果树,无论是作为风景还是用来乘凉它都必不可少。用双手握住各种鲜花,以便你尽饱眼福。这些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你要趁年轻做好准备。
竖琴手之歌:愿你振作起来,不要自寻烦恼。趁你还在这个世界上,跟随你的心愿行动,把香柱放在头顶,穿上洁白的衣服,用神庙里的高级油膏涂抹身体,莫让烦恼扰乱你的心情。愿你享受人世的欢乐,一直到死神来临的那一刻不要停止。死神听不见人们的哀嚎,眼泪和悲伤无法把人从死神那里夺回来。没有人能把生前喜欢的东西带走,一旦踏上归去的路便没有回程。
阿尼说教文:一旦死神派使者来唤你,你应当叫他看见你已准备停当。不管你说什么,他也不会等待你。不要对他说:“我这样年轻,还没有到被你带走的时候。”你要对他说:“瞧,我来了,我已经做好准备。”从来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死期。死亡降临的时候,它既有可能带有因患重病而卧床不起的老人,也可能劫走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孩子。
竖琴手之歌:我曾经听到刻写在祖先们墓壁上的诗歌,它们赞颂世间的生命,却贬低来世的价值。为什么要如此看待那个永恒的国度呢?自古以来无数人居住在那里,又有多少人将启程前往?没有谁能永久在人间停留,人在这个世界的生命不过是短暂的梦,活着的人对死者说:“愿你安然到达那里!”
一方面,古埃及人在重视来世的同时也现世,提倡不要浪费今生的分分秒秒,事实上,他们如此重视死后的事,也正是因为对人世无限的眷恋。另一方面也要坦然对待死亡那一天的到来。
石头与永恒
在古埃及,大量的墓室和墓葬设施所用的材质是石头,特别喜欢选用花岗石这类石材,因为在他们看来,石头代表永恒。
古代埃及人把第一位用石头建造金字塔的国王叫做“开石者”,意为第一个用石头建造陵墓者。
在把死者的尸体制作成木乃伊的时候,埃及人念诵如下的经文:愿你的躯体用不腐烂,如同群山中的坚石一般。
阿拉伯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恐怖之王”(king of terror),因为虽然时间是不可战胜的,而石头做的狮身人面像却仿佛永恒存在。
象形文字促成的生命世界
在这一节,金教授为观众介绍了古埃及人用来表示“卡(人与生俱来的灵魂力量)”、“永恒”、“力量”、“土地”、“供桌”、“牛腿”、“生命”等常见词汇的象形文字和符号,并结合壁画为观众解读这些象形文字的奥秘。
此外,他还为观众介绍了一个重要的符号——“王名圈”,它是一个呈椭圆形的圆圈,将法老的名字包裹在内,它的形状可能与象形文字中椭圆象征永恒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埃及人认为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这个圈则昭示法老统治的区域。
两种永恒:永生与重生
古埃及最重要的两个神:太阳神(代表永生)奥西里斯(代表重生)。
第一个永恒:如同太阳一样永远循环往复。
古埃及把早晨的太阳叫荷鲁斯,中午的太阳叫拉,晚上的太阳叫阿吞,晚上老态龙钟的阿吞经过一夜,返老还童,又在第二天成为朝气蓬勃的荷鲁斯——永远的循环。
在木乃伊制作坊,技师一边处理尸体,一边念诵如下的经文:愿你的巴(灵魂)在纳赫赫(拉)中永存,如同置身于努特女神躯体中的天狼星(天狼星一年之中消失70天,重新出现时与尼罗河泛滥的时间几乎重合,因此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也会用70天,);愿你的尸体在杰特(奥西里斯)中永不腐烂,如同藏在深山中的坚石。
第二个永恒:如同奥西里斯一样死而复活。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古埃及人演化出两个看上去似乎绝对不可调和的观念,其一是把死亡视为空前的灾难,把死亡称为“敌人”,其二是把死亡想象为“重回母亲的怀抱”。
金字塔铭文:国王是以生的状态离去,他不是以死的状态离开,;他离开是为了生,他离开不是为了死。你离去,是为了回来;你入睡,是为了醒过来;你死去,那是为了获得再生。
木乃伊技师祷词:你被托付给了你的母亲努特,她的名字叫做棺材……
无尽的循环
古埃及有两种永恒,一种是如同太阳神一样圆形的永恒——永远地循环往复,掌管天空的女神努特在夜晚会把老态龙钟的太阳神阿吞吞回肚子里,早上再重新生育,让他变为朝气蓬勃的太阳神荷鲁斯,之后在众神的帮助下,荷鲁斯战胜他的敌人蟒蛇阿波菲斯后升上天空,开始新一天的循环。
第二种是如同奥西里斯一样线性的永恒——死后重生,此后永恒地享受生活。
古埃及人希望将这两种永恒结合起来,在重生后永远循环。这在以下两则资料中可以窥见:
棺材铭文:“你的巴(灵魂)随太阳神啦周游于天空:你的卡(潜在的生命力)在众神面前充满神性:你的尸体躺在奥西里斯主掌的阴间里:你的身份如同那些先你而去的圣人:你的后代在盖伯(地神)执掌的人间成长,所以你在后人的记忆力保持鲜活,由于你生前的所作所为,人们的嘴里不断的念叨着你的名字。当初升的太阳早晨照亮你的脸庞的时候,愿你飞出墓室与太阳结合;你的鼻子自由地呼吸空气,你的嗓子里飘进清凉的北风,生命的力量在你的躯体复原。你吃属于你的面包、饮属于你的啤酒。你的眼睛看得见,你的耳朵听得见。你的心功能正常,且安稳地处在属于它的地方。你的内脏放在专门的容器里,贺拉斯的四个儿子分别保护着它们。你的手能够伸张和屈握,你的脚能够站立和行走,你的每个器官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
棺材铭文:愿你在拉伸那里获得神的身份。愿奥西里斯神宣布你清白无辜,愿你在阴间主宰者身边常驻。愿你同众神为伍,愿你得到他们的关照。愿你的四肢活动自如,愿你的所有器官恢复功能。你和永恒之国的众神为伴是多么幸运啊!你的名字在那里永不消失。你生前曾经服侍过的神明,他们现在与你面对面。他们接纳了你的灵魂,并且会保护你的木乃伊。他们对你说:“欢迎你安全到达!”
-
讲座实录:古埃及人想象中的再生和永生
展览时间: 2017-03-26
主办单位: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