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探丝路,端午游金沙——金沙遗址博物馆端午开设沉浸式讲解

发布时间:2024-06-08

       端午小长假第一天,来到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游客们,不仅能亲身踏入三千年前的祭祀遗存,欣赏薄如蝉翼的太阳神鸟金饰等珍品文物,还将在临展“锦绣西域 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的序厅处,与一位身着长袍、头戴冠帽、须眉交白的长者相遇。正疑惑间,长者突然口中吟唱,开始自报名号。

       “各位好,在下李太白!”原来,这是金沙遗址博物馆在端午节期间、配合临展“锦绣西域 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特别推出的沉浸式讲解项目。在这场特殊的导览旅途中,游客将跟随“诗仙李白”,穿越千年,重游丝路,感受别样端午。

       作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以及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由来已久。早在春秋之前,中国古代百越部落(位于今长江中下游一带)便有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开展龙舟竞渡的部落习俗;至战国时期,这一天被视作纪念屈原的节日,并在西晋灭亡之后,随着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融合,在全国广泛传播。到了唐代,“端午”之名正式确定,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宫廷到民间,都要举行各种花样新奇、喜庆欢乐的娱乐活动,以示庆祝。

       而随着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汉唐大一统格局形成,端午的民风习俗也穿过河西走廊和新疆天山南北,浸润于丝路沿线。敦煌文献《端午相迎书》曾记载:“达(幸)逢嘉节,端午良晨(辰)。有慰同僚,何以申展,空备团粽,辄敢谘邀,状至幸垂过访。谨状。”意思是,朋友你端午佳节到访,我很开心,虽然没准备什么豪华酒席,但粽子绝对管饱!那时的人们,饮酒宴乐、互赠团扇、登高滑沙、编配彩绳,节目良多,各得其乐。而在金沙临展“锦绣西域 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的展厅里,我们也能看到当时新疆地区胡汉交融的真实写照,更能随着沉浸式讲解,回望多元文化影响下繁荣的盛世风华。

       本次沉浸式讲解由金沙遗址博物馆金牌讲解员庞源川、刘科两位讲解员扮演“诗仙李白”,自述其为寻找身世之谜,从大唐长安来到西域,按照展陈路线带领观众游览丝路文化,讲述唐代端午节习俗。途中,他将与由志愿者扮演的关隘人员、胡商和仕女佳人相遇,分别进行与展览叙事相得益彰的情景演绎。在此过程中,随他而行的20多名观众将得以回溯蜀地与新疆的联系,体验丝绸之路上商旅相继、钱货云集的热闹,深入了解西域各地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兼容的盛况。来自重庆的游客邓女士表示,自己是博物馆的常客,但从未听过这么有参与感、有剧情感的讲解,“刷新”了自己的博物馆参观经验,“在端午佳节期间能看到这样一场关于丝绸之路与文化交融的生动讲解,简直是太令人难忘了”!

       在6月8日至10日,金沙遗址博物馆每天都会举行2场沉浸式讲解活动,具体时间为上午10:30和下午15:00。除此以外,博物馆还将举办“彩绘唐妞”、“手绘团扇”、“福言简韵”等多种端午特色活动,为游客带来一场“粽”情浓郁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