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瑰宝”特展今起开放!三星堆、金沙文物齐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发布时间:2025-02-02
2月2日(正月初五),“古蜀瑰宝——三星堆与金沙”文物特展在广东横琴文化艺术中心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该中心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首个综合性大型文化场馆,已发展成为合作区的文化新地标。
作为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展,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六家文物收藏单位的藏品163件(组),其中一级文物36件,为公众带来一份弥足珍贵的新春献礼。展品涵盖了来自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青铜器、金器、玉器珍品等。其中,有很多三星堆遗址新发掘的文物也在展览中首次与公众见面。
该展览由四川省文物局、广东省文物局指导,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联合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澳门基金会等共同主办,旨在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和深入的学术解读,全方位展现古蜀文明的历史进程与丰富内涵。
四川6家文博单位组团“出差”,“一展两地”即将开启
作为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文明曾仅存于语焉不详的传说故事中,直到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逐渐揭开了古蜀国的神秘面纱。作为古蜀文明发展阶段最重要的两处中心遗址,三星堆和金沙展示出古蜀文化独特的城市规划理念、建造技艺、精神信仰、社会生活和手工艺技术,以及古蜀文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特点。
同时,青铜尊、玉琮等出土器物又呈现出对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文化因素的广泛吸纳,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从2003年起至今,两大遗址已携手走过全球70多个城市,向全世界展示这一独特而辉煌的文明。
本次展览是金沙与三星堆文物首次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行展出,展览分为“古蜀之源”“古蜀华章”“古蜀遗韵”“天府之国”四大板块,从古蜀文明的来源与形成,到古蜀先民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神交融的壮丽画卷,再到巴蜀文明交相辉映谱写的辉煌篇章和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发生的重大转型,全方位、多角度为观众呈现了古蜀文明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历程。
此外,展览还精心打造了文创区与VR体验专区,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通过多媒体展示、沉浸式互动体验、3D打印复原文物展示以及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古蜀文明的内涵价值,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除了文物特展,今年3月,展览还将在澳门同步推出古蜀文明主题数字展,通过“一展两地”的创新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民众带来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
从四川到横琴,金沙双色有领玉璧、卷云纹金喇叭形器广东首展
从1986年三星堆“一醒惊天下”到2019年重启祭祀区发掘,数万件古蜀遗珍的震撼面世呈现出三星堆与金沙前后辉映、一脉相承的文化面貌,更实证了成都平原是商周时期长江上游的文明起源中心。
此次“古蜀瑰宝——三星堆与金沙”文物特展中,金沙遗址博物馆的32件展品主要在展览的第一部分“古蜀华章”中呈现,包括金器、玉器、铜器、石器、陶器等多个类别,其中一级、二级、三级珍贵文物29件。精选展出的铜眼泡、铜鸟、蛙形金箔、四节玉琮、石虎、石跪坐人像、尖底陶杯等代表性文物,彰显出古蜀金沙先民独特的祭祀仪礼和万物有灵的精神信仰。金沙遗址出土的立体圆雕石蛇也在展览中惊艳亮相,在生肖蛇年为游客送上来自3000年前的新年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金沙遗址博物馆参展的7件一级文物中,卷云纹金喇叭形器和一件长30厘米的玉璋为首次在广东地区展出,双色有领玉璧更是罕见亮相。金沙遗址出土玉器数千件,是国内同时期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遗址之一。这件有领玉璧以“正反两面呈现不同的颜色”而备受关注。专家分析,是由于其埋藏的位置较浅,上面只覆盖了一层薄土和几块小小的美石,甚至有部分是直接裸露在地面上。这样,向上的一面受到阳光照射,形成偏深的色斑;而被美石遮挡的地方,则形成了白色的斑块。向下的一面因为没有受到阳光照射,保留了这件玉器本身的灰白色泽,但受到土壤中矿物质的影响,出现了褐、黑色斑块。卷云纹金喇叭形器,则展示了古蜀先民精湛的制金工艺和对黄金的偏爱。观众熟悉的“老朋友”——太阳神鸟金饰,也以仿制品的形式亮相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让观众可以领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原型的风采。
从2月2日到4月24日,本次展览展期将持续三个月。观众可通过“横琴民生”微信公众号或“横琴文物特展门票预约系统”微信小程序进行“免费线上实名预约”。预约放票时间为每晚0点。预约成功后,观众在预约时间内凭预约二维码、预约有效证件(原件)现场核验后入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