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也能疗愈!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启心灵治愈之旅
发布时间:2025-08-05
当博物馆化身心灵疗愈空间,一场穿越时空的情绪对话就此展开。今天(8月5日),金沙遗址博物馆依托“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特展,推出“青韵・润泽童心——文物里的情绪疗愈之旅”特色社教活动,为来自金鹏社区的20余名儿童及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样的心灵体验,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完成与自我情绪的深度对话,为文化传承赋予心灵滋养的新内涵。
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博物馆不仅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更为舒缓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开出了一剂“解压良方”。金沙遗址博物馆暑期特展“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汇集了故宫博物院、湖南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国内20余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青色系珍品,涵盖青玉、青花瓷、青瓷、翡翠、绿松石、青金石、服饰、青绿山水画等多个品类,全面呈现青色在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表达。展厅设计以青绿、淡绿、淡蓝等层次丰富的色彩巧妙搭配,营造出一方宁静悠远的心灵栖息地。当观众步入其中,柔和雅致的色调便会悄然包裹身心,为情绪调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从心理学视角来讲,色彩也具备情绪表达的机制和载体,黑色常被情绪化投射为恐惧,浅蓝色投射出平静等。活动现场,博物馆通过融合传统色彩美学与现代心理疗愈理念,特别设置了观看特展、分享感受、情绪表达、心灵寄语等六个环节。参与者们能够完整体验从与文物互动中感知情绪,到借由文物色彩表达情感,再到传递分享积极情感的“疗愈”全过程。
为了建立孩子们对自身情绪的觉察,指导老师鼓励他们选择展厅中“最有情绪感”的文物并自由解读。有人触摸青玉时联想到“冬日草地上晒太阳的惬意”,也有人欣赏青花瓷时感受到“雨天临窗而坐的宁静”。在亲手制作“色谱-情绪对照盘”的过程中,借助由展厅中天青、粉青、豆青等丰富文物色阶制作的青色谱系,孩子们展开想象力,写下看到不同青色的不同感受、想到的不同场景——“天青色如同等待生日蛋糕的期待”“青金石色似睡前读绘本的静谧”,让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情绪被看见、被察觉,通过“看见即疗愈”的过程实现情绪疏解。紧接着,大家将自己的情绪写到青花瓷碎片上,借助拼贴青花瓷花瓶的过程,接纳自己不同的情绪,认识完整的自我。活动尾声,参与者们通过互写祝福明信片、书写成长心愿等温情形式,将这场在文物中照见心灵的奇妙之旅,传递给更多游客。
“这种色彩表达的方式,让我没有直接倾诉时的那种压力,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刚刚参加完活动的王奕莀同学说道,“而且一走进这个满是青色的展厅就感觉特别舒服,看展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青色包含这么多颜色。在这既能放松心情,又学到了好多文物知识,感觉很棒!”
金沙遗址博物馆公众服务与社会教育部主任何莉丽介绍道,“当前,博物馆作为特殊情感教育空间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当人们在博物馆中驻足观赏时,展品呈现的色彩韵律、器物造型与文化意蕴,能自然唤起内心的审美愉悦与积极情绪,不知不觉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博物馆特有的静谧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活动,一方面为公众提供心灵沉淀的场所,同时通过多感官互动帮助人们建立文化归属感,可以更好实现艺术疗愈与情绪管理的双重价值。”
金沙遗址博物馆暑期重磅特展“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将持续至10月8日。展览期间,博物馆不仅提供公益讲解服务,还将陆续推出竹编、穿珠、扎染、水拓、珐琅等“青韵”系列公益社教活动,让观众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收获心灵治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