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金万里”以物证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 2023-10-26

主办单位: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开幕仿佛就在昨天,没想到141天的展期竟过得如此之快,可能这就是文明的魅力吧。从耄耋老人到不会走路的幼童,从专家学者到文博爱好者,来自天南地北的观众都被它吸引。从5月27日到10月15日,展览迎来超过110万国内外观众,同时还有3200万人次参与到展览的线上活动中,使之成为一场风靡海内外的文化盛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陆进,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等专家学者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

 

突出“考古”特色  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历程

       作为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一直致力于考古成果的公众化转化。中国西南地区考古成果斐然,尤其是西南青铜文明在中华文明中更是独树一帜。本次特展立足“考古”特色,从中国西南地区考古实证历史的宏观视角出发,通过精心策划内容、调集重磅文物,将独特而体系宏丰的考古研究新成果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展示。展览以来自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5个省市自治区32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310件(套),展示了西南各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近百处,其中不乏历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及近年重大考古新发现,既进一步彰显了古蜀文明在西南青铜文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又充分展示了西南各地青铜文化的特色及文化交流情况,有力实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

       一级文物高达104件(套)、88件(套)文物为首次外展、三件刻有“成都”铭文的兵器首次集中亮相……展览展现了成都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突出了西南地区丰厚的的文物资源和历史底蕴,以最新研究成果让观众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西南青铜文明的独特之美、感受考古的魅力,实现优秀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

       展览期间,各级领导及国内外文博专家均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先生提到,“‘吉金万里’展览中,接近三分之一的文物是第一次与公众见面,它向我们讲述了‘何以西南’——西南地区2000多年青铜文明的进程,充分体现了西南地区多族群、多元素的文化”。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先生评价道:“这是我所见到的有关中国西南青铜时代最好的一次展览,是一次文化的盛宴”。

       本次展览让过去无法在一个视域空间内看到的精品,一次性收入眼帘,不仅吸引众多外地观众专程、反复观展,更成为金沙遗址博物馆有史以来首个应观众呼声而延长展期的展览、也是首个参观人数破百万的展览。微信网友“蔚蓝心岸”留言说,“目不暇接,精美绝伦,内心受到的震撼已经词穷了。我为自己是一个川人,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展览1+N”模式  实现文化资源全民共享

       为丰富展览内容,以更加立体化、多元化、生动化的形式服务公众,我馆以“1个展览”为核心,量身打造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学术讲座、线上展厅、展览图录、系列主题活动等“N个配套服务”,实现了展览效应的叠加与延伸,从而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域观众的观展需求。

       2023年9月14日至16日,围绕展览精心策划以西南青铜文明研究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从“青铜文明综合研究”、“中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主题,深入探讨了中国青铜文明的新发现和新认识,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提供了更有力的学术支撑,吸引海内外50余家文博机构、高校的110余位知名专家参会,再次将古蜀文明、西南青铜文明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热度。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柳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席研究员焦天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等34位专家在“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上做精彩分享。

       展览期间,连续策划实施系列学术讲座、“夜间观展”、“主题音乐会”等面向公众的文化活动11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观众上百万人次。我馆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等多位著名学者围绕中国西南各地青铜文明的特色、文化交流、青铜工艺等主题,开展了12场深入浅出的学术讲座,使学术研究真正服务于社会大众;首创“考古发掘人面对面:西南青铜的探秘之旅”活动,邀请考古专家进入特展厅,与观众面对面进行讲述和对话,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西南青铜文明的发现和探索过程,感受考古工作的魅力与挑战;创新打造“夜间观展”、“主题音乐会”等主题活动,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意犹未尽的“博物馆之夜”;举办92场系列专题社教活动,帮助近5000名青少年观众构建起关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史观。

学术讲座

金沙之夜·主题音乐会

社教活动

       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持续推出线上虚拟展、策展互动体验项目、360°VR全景、展览专题网页等多个互动展项,将西南青铜文明的独特之美呈现给更广大的观众。我馆原创制作线上虚拟展“大有不铜——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及“策展大师”互动体验项目, 6000多名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业背景,自行策划了84个线上展览,对展览主题和展品组合进行原创阐释,开拓了观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广度,也加深了博物馆展览与观众之间交流的深度,真正实现了文化遗产惠及于民、深入人心。

 

合力共创  掀起中国西南青铜之美传播热潮

       通过多方合力共创,展览成功搭建起以央级和省市级主流媒体为核心的传播圈层,构建以“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为架构的三维传播矩阵,在海内外掀起了中国西南青铜之美的传播热潮。中央及省市级媒体共刊发报道900余条,执行各类直播25次,观看量超过1400万。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800万,并先后入选中博热搜榜十大热搜展览以及全国100个博物馆热门展览推荐名单。

       展览期间,联动主流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花样释展,持续烘托展览热度。抢抓大运会契机,联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对外传播平台,开创特展海外传播新局面。

●央级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朝闻天下》、《新闻1+1》、《光明日报》频频推出展讯播报、假期探展和总策展人连线等专题报道;

●新华社以中、英和日等多语种,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形式对展览深度解读;

●四川日报新媒体平台“川观新闻”连续2月精选展品制作“一帧中国·早安四川”系列专题海报;

●省委宣传部官方抖音号“天府新视界”邀请北京大学孙华教授、青年策展人和百万抖音科普博主出境,并首次使用AI模拟现实技术直播,单场观看量近300万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刊发《吉金辉映文化交融画卷》专题文章,《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度刊发展览展览展讯。通过各级国际传播中心,在国内外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走进中国西南青铜文明”双语专家访谈、“什么兵器最能代表成都”系列双语视频等传播素材,真正触及海外受众。

△2023-8-8 《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明中国 7版: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亮相成都金沙 吉金辉映文化交融画卷。

       展出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综合事务办公室、博物馆事务负责人、文化部干事以及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馆长和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馆长等国外文博领域的多位专家前来参观,纷纷表示:“这个展览让我们看见了西南各族丰富的文化创造以及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感受到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并提出应让更多国内外观众近距离领略中国西南青铜文明的异彩纷呈之美。

       “以展览促交流,以交流促发展”,让我们带着吉金万里的美好回忆,一起期待下一个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