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公元400—6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太平洋海岸,埃斯昆特拉、蒂基萨特或邻近地区</p><p>玛雅文明</p><p><br/></p>

-
女子形的香炉盖
<p>公元250—5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北部</p><p>玛雅文明</p><p><br/></p>

-
金刚鹦鹉形捉手带盖陶罐
<p>约公元546—629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纳兰霍或邻近地区</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描绘了纳兰霍统治者在战争后与祭司献祭的场景。玛雅人相信此举能确保农田肥沃,家族兴旺,并在战争中获胜。</p><p><br/></p>

-
战争和献祭纹陶罐
<p>公元9世纪</p><p>出自墨西哥恰帕斯,乌苏马辛塔河谷,可能是坎卡拉(Chancalá)</p><p>玛雅文明</p><p><br/></p><p>此碑大部残缺,铭文结合历法记录了当时墨西哥东南部地区玛雅贵族的政治和宗教活动。</p><p><br/></p>

-
铭文石碑
<p>约公元687—8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或墨西哥恰帕斯,彼德拉斯内格拉斯邻近地区</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牌饰显示了一个地方长官在向统治者献祭,但周边的文字说明这一场景是多年前的事,画面中的统治者已经去世而成为祖先。</p><p><br/></p>

-
殡葬用牌饰
<p>公元400—5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或墨西哥坎佩切</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陶盖顶部饰有君主的形象。</p><p><br/></p>

-
君主形捉手带盖陶罐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p><p>玛雅文明</p><p><br/></p>

-
表演灌肠仪式像
<p>公元800—950年</p><p>出自墨西哥坎佩切或金塔纳罗奥</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描绘了统治者抽雪茄的场景。玛雅人吸烟时,或将烟草卷起来,或放在陶制烟斗中。烟草在宗教典礼中也可以作为迷幻剂来使用,被认为是奉献给神的祭品。</p><p><br/></p>

-
宫殿纹陶罐
<p>公元300—600年</p><p>出自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市中心</p><p>韦拉克鲁斯文明</p><p><br/></p><p>轭形护具一般用皮或柳条制成,以保护肋骨和臀部,由于过于沉重,这种石轭一般不用于球赛之中,可能只具有礼仪意义,作为奖品或陪葬品。</p><p><br/></p>

-
蟾蜍纹轭形护具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或墨西哥</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描绘了球赛的场景。球手头戴华丽的头饰,上面插着珍贵的绿咬鹃鸟的羽毛。</p><p><br/></p>

-
球赛纹陶罐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p><p>玛雅文明</p><p><br/></p>

-
球手形陶哨
<p>公元650—750年</p><p>出自洪都拉斯乌鲁阿谷</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描绘了为庆祝统治者登基而起舞的场景。</p><p><br/></p>

-
舞蹈纹陶碗
<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公元600—900年</span></p><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span></p><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玛雅文明</span></p><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br/></span></p><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本件为身着鸟羽服饰的男子形象。对于玛雅人来说,舞蹈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表达宗教信仰的途径。他们通过舞蹈与祖先及神灵沟通,自己也可以转变为神灵。国王、贵族、祭司都是舞者。</span></p><p><br/></p>

-
鸟装男子雕像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p><p>玛雅文明</p><p><br/></p><p>号在玛雅也很常见,有些号用木头制成,在末端装有葫芦,此外还有海螺制成的号。人形的陶哨被称为奥克瑞纳(Ocarinas),常在葬礼上使用,目的是希望用哨声引起众神对死者的注意。</p><p><br/></p>

-
号手形陶哨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可能是坎佩切</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为一位使用纺织的妇女形象。玛雅人使用背带纺织机,能够织出1米宽的布条,如需更宽,就将几块布条缝在一起使用。这一技术今天仍在中美洲使用。</p><p><br/></p>

-
妇女形陶哨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描绘了婚礼的场景。玛雅人的婚姻由尊长指定,异族而婚,祭司主持婚礼,一般在女方家进行。新郎和新娘将保留各自的姓氏。</p><p><br/></p>

-
婚礼场景纹陶罐
<p>公元3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p><p>玛雅文明</p><p><br/></p>

-
饰有侧面人脸的耳坠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为君主坐像。君主头戴头巾,脖子上有巨大的项链,耳朵上有厚重的耳塞。</p><p><br/></p>

-
男子形哨
<p>公元前1200—公元前800年</p><p>出自墨西哥,墨西哥湾沿岸或墨西哥中部</p><p>奥尔梅克文明</p><p><br/></p><p>本件瓶上画着风格化的美洲豹爪,三个长而突出的爪子与球状的身体水平雕刻在一起。它做工精细,瓶子呈现深灰色,是在低氧环境下烧制形成的</p><p><br/></p>

-
美洲虎爪纹陶瓶
<p>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800年</p><p>出自墨西哥,墨西哥谷</p><p>奥尔梅克文明</p><p><br/></p><p>本件陶碗上画着带有焰眉的蛇头,另一侧是爪子一样的翅膀。背景是阴刻菱形图案,或是表现爬虫类动物的鳞片。</p><p><br/></p>

-
蛇头纹陶碗
<p>公元300—6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p><p>玛雅文明</p><p><br/></p><p>在创世神话中,土地是从原始水体中升起的巨型鳄鱼或海龟的背。它被撕裂成了天空和大地,两者也都可被想象成鳄鱼。</p><p><br/></p>

-
鳄鱼形陶罐
<p>公元650—8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北部或墨西哥坎佩切南部</p><p>玛雅文明</p><p><br/></p><p>鲶鱼是栖息在水深处的觅食者,那里更接近地下世界。本件抄本风格陶杯上画着水下的人头骨和鱼,代表着鱼与地下世界之间的密切联系。</p><p><br/></p>

-
头骨和鱼纹陶罐
<p>公元650—750年</p><p>出自萨尔瓦多西部</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外壁饰有一只猴子,身体为彩绘,头部为堆塑,尾巴被描绘得极为夸张。</p><p><br/></p>

-
蜘蛛猿纹三足陶罐
<p>公元300—6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p><p>玛雅文明</p><p><br/></p><p>夜行的犰狳常会穿戴盔甲。本件陶器被塑成犰狳体态,但却长着神灵面孔。</p><p><br/></p>

-
犰狳形陶罐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墨西哥坎佩切或金塔纳罗奥</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中描绘了猎人正在争夺鹿和鸟,中间躺着一只垂死的鹿。猎人和统治者也会佩戴鹿徽,也许是为了狩猎或举行球赛。</p><p><br/></p>

-
猎人、鹿和鸟纹陶盘
<p>公元250—5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或墨西哥坎佩切</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盖上的捉手被塑造成一只张嘴的美洲豹形象。玛雅人及阿兹特克人等都将美洲豹奉为天神的化身。美洲豹也是统治者的象征。</p><p><br/></p>

-
美洲虎形捉手陶罐
<p>公元650—85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上维拉帕斯,科班或邻近地区</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外壁上绘满蝙蝠的头部,可能表现的是黄昏时蝙蝠飞出栖身洞穴的场景。蝙蝠是夜间才会飞上天空的地下生灵,被认为是黑暗生物,有时甚至预示着死亡。蝙蝠也是重要的热带传粉昆虫,因而受到玛雅人的青睐,科潘城邦的标志就是蝙蝠。</p><p><br/></p>

-
蝙蝠头像纹陶罐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或墨西哥</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外壁饰有拟人化的秃鹫,头戴头巾,向前匍匐,手臂前伸,似乎扮作祭司的形象。</p><p><br/></p>

-
人形秃鹫纹陶碗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或洪都拉斯</p><p>玛雅文明</p><p><br/></p><p>本组陶瓶浮雕图案为卡维尔和L神对坐的场景。</p><p><br/></p>

-
卡维尔和L神纹陶瓶
<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公元700—900年</span></p><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玛雅文明</span></p><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br/></span></p><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出自墨西哥尤卡坦,查查拉或邻近地区</span></p><p style="text-indent:0;line-height: normal"><br/></p><p><br/></p>

-
男子和睡莲蛇纹陶碗
<p>公元700—850年</p><p>玛雅文明</p><p><br/></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贝戴克斯巴顿地区</p><p><br/></p>

-
玉米神纹方形陶盘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为玉米女神像,全身赤裸,双臂高举,腹部的皱纹象征其生育能力。</p><p><br/></p>

-
玉米女神像
<p>公元650—85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序顿或邻近地区</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绘有起舞的玉米神和矮人。</p><p><br/></p>

-
玉米神纹陶罐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墨西哥或危地马拉,南部低地</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饰有月亮女神坐像。年轻的月神在《斯尔赫斯神表》中被称为I神,其双手举兔。</p><p><br/></p>

-
月亮女神纹陶罐
<p>公元650—8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北部或墨西哥坎佩切南部</p><p>玛雅文明</p><p><br/></p><p>玛雅古典时代晚期的陶器常常在口沿处饰有装饰性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描述不同种类陶器及其用途、陶器拥有者的名字和头衔,甚至包括书吏的名字。这件陶器上的文字表明其所有者为Yopaht Bahlam,功能是用来盛放玉米粥。</p><p><br/></p>

-
书吏坐像纹陶罐
<p>公元600—8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上维拉帕斯、查马或邻近地区</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口沿上的文字说明其功能是盛放巧克力。其所有者是太阳神的扮演者Wuk Chapaht K’inich Nohol Yok’in。</p><p><br/></p>

-
玛雅文字陶碗
<p>公元1325—1521年</p><p>出自墨西哥,墨西哥谷</p><p>阿兹特克文明</p><p><br/></p><p>玛雅和其他中美洲文明的贵族会将黑曜石制作的镜子戴挂于身,其黑色表面反射出的模糊光线被用来占卜。镜背非常清晰,镜面稍显暗淡,会在发亮但又浑浊的反光表面产生一种“可见与不可见”的效果。</p><p><br/></p>

-
镜子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或墨西哥</p><p>玛雅文明</p><p><br/></p><p>本件为站立着的闪电神,从他的头部、背部和腹部显示出多张面孔。</p><p><br/></p>

-
人形燧石
<p>公元200-450年</p><p>出自伯利兹、危地马拉或墨西哥,玛雅文明</p><p><br/></p><p>本件为浮雕的石球。顶端描绘了身披美洲虎皮的祖先面孔。其中一个侧面是神灵托举这一块石头的场景。根据玛雅创世神话,猎户座的三颗星星构成的三角形是宇宙的诞生之初。玉米神等神灵将三块石头安放的行为,就是创世行为。玛雅人将宇宙视为炉膛,因此在家内的炉膛中,也会安放三块石头。</p><p><br/></p>

-
浮雕石球
<p>萨巴特克文明</p><p><br/></p><p>公元500—600年</p><p>出自墨西哥,阿尔班山或附近地区</p><p><br/></p><p><br/></p>

-
佩戴C形头饰的男子坐像
<p>公元450-55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北部,玛雅文明</p><p><br/></p><p>太阳是玛雅宇宙的主要参照物,日出日落的方向确定了东西向,其垂线为南北向。太阳行进的路径将宇宙划分为四个部分,此外还有大地的中心。玛雅的城市、建筑、坟墓和雕塑均按照这种结构构建,整体呈圆形或方形。仪式表演也遵循这种编排方式,追寻着太阳每天的东西运动轨迹,或以圆形模仿太阳一年运动的轨迹。</p><p>本件陶盒模仿了宇宙结构,这是一种罕见的陶器,其三面刻有玛雅宇宙六大神,均为人形和鸟形。长边的中心位置刻有铭文,铭文的开头部分应刻在盒盖上,但它已经遗失;陶盒的年代可追溯至公元5世纪中期。盒盖形似屋顶,整体看上去便是一座房子或神庙,这个盒子可被用来存放珍贵的书籍或其他王室物品。</p><p><br/></p>

-
浮雕陶盒
<p>公元550-700年</p><p>出自墨西哥坎佩切或尤卡坦。玛雅文明。</p><p><br/></p><p>本件内底有两只大鸟。天神伊扎姆•卡卡伊(又称伊察姆纳)是居于天上的古老创世神,是白昼、黑夜和天空的主宰、文字与书籍的发明者、宗教历法的守护神。伊扎姆•卡卡伊的化身是大神鸟,栖息在世界之树上,即玛雅创世传说中神圣的木棉树上</p><p><br/></p>

-
神鸟纹三足盘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玛雅文明</p><p><br/></p><p>借助酒精等物质产生迷幻现象从而达到通神之目的,是人类早期巫术活动中的惯用手法。玛雅人将烈性烟草、龙舌兰酒、蜂蜜、蘑菇、睡莲、仙人掌、曼陀罗花和由树皮制成的“巴尔切”等作为致幻剂,以求产生恍惚、狂喜、净化等体验。除吸食外,玛雅人还将致幻剂注入身体以便尽快吸收。</p><p><br/></p>

-
神话饮酒场景纹陶罐
<p>公元250-450年</p><p>出自危地马拉佩滕或墨西哥坎佩切,玛雅文明</p><p><br/></p><p>雨、云、水池等水的各种形态以及与之相关的雷、电、风暴等现象对于维持、平衡人类的生活十分关键。因此,对于玛雅人来说,与之相关的神灵就显得异常重要。恰克是雨、风暴和闪电之神。</p><p>本件为带盖祭碗,恰克的上半身连接着四只野猪脚,扁平的鼻子像天柱一样支撑着恰克。</p><p><br/></p>

-
恰克和野猪纹四足陶罐
<p>公元600-900年</p><p>出自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或墨西哥,玛雅文明</p><p><br/></p><p>考古发现中,一些玛雅重要人物的墓地或石柱下面常见一些形状各异且造型奇特的燧石,有月牙形、十字形、蛇形、蝎子形和人形等,其用途说法不一。不同形状的燧石有着不同的含义。</p><p><br/></p>

-
口形燧石
<p>公元300-600年</p><p>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玛雅文明</p><p>陶器,烧后施彩绘</p><p> </p><p>随着太阳从白昼到黑夜、从天空到地下的往复运动,玛雅人的太阳神通常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他们常被描绘成无身体的头像或如统治者般端坐在宫殿中的坐像。玛雅的许多统治者都将自己比作太阳神。</p><p>本件作鲨鱼太阳神形,长着螺旋瞳孔,张嘴漏出三角形鲨鱼齿。</p><p><br/></p>

-
太阳神形香炉